嬰兒有時會因為長牙引起的不適而磨牙。這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損害,但如果情況持續,可考慮諮詢牙醫。
在生命的第一年裡,嬰兒會經歷許多發展變化,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長牙。每顆新牙冒出時,都會讓寶寶感受到新的感覺與不適。
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寶寶在磨牙?大多數情況下,這只是他們對新感覺的探索。但如果經常發生,寶寶可能罹患了磨牙症(bruxism),也就是經常性的牙齒磨擦行為。
本文將進一步介紹磨牙症、其成因,以及如何自然緩解。
什麼是磨牙症(Bruxism)?
磨牙症是一種經常磨擦牙齒的醫學症狀,會影響嬰幼兒、兒童與成人。它可能發生在白天或夜晚,夜晚發生時稱為「睡眠磨牙症」(sleep bruxism)。好消息是,多數情況屬於輕度,無需特別治療。
磨牙症的症狀包含:
- 牙齒磨擦或下顎用力咬緊
- 磨牙聲大到可被聽見
- 牙齒磨損或受損
- 下顎疼痛或痠痛感
- 靠近太陽穴附近的耳朵或頭痛感
嬰兒無法以言語告訴你哪裡不舒服,因此可能難以了解發生了什麼。不過,即使聽起來聲音讓人擔憂,通常寶寶並沒有問題。
嬰兒磨牙的原因
嬰兒的第一顆牙可能在出生後約4個月時冒出,但許多寶寶約7個月後才長出第一顆牙。在第一年中,他們會持續長出更多牙齒,這可能是你首次注意到寶寶開始磨牙的時期。
大約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曾有磨牙的情況。對成人而言,磨牙可能來自壓力、生氣,或與人格特質(如競爭心強、過動等)有關,也可能受到咖啡因或菸草等刺激物影響。有時,原因不明。
年齡是另一個因素。寶寶可能因為長牙引起的疼痛而磨牙。年幼兒童的磨牙也相當常見,通常到了青少年時期會自然消失。
嬰兒磨牙可能的併發症
許多嬰幼兒的磨牙行為會隨著年齡自然改善,不需特殊治療。在這個年齡階段,相關併發症較為罕見。
然而,對於年紀稍大的孩子,應更加留意,以避免磨牙對永久牙齒造成損害。他們可能會因為反覆咬合而引發顳顎關節障礙(TMJ)。
自然緩解嬰兒磨牙的方法
磨牙症雖然不一定總是與長牙有關,但在嬰兒的第一年裡,兩者通常會同時出現。
如果你注意到寶寶開始磨牙,可嘗試提供他們適合咬嚼的固齒玩具。市面上有各種不同類型,你可以多方嘗試,看看寶寶最喜歡哪種:
- 天然橡膠固齒器(如Vulli品牌的蘇菲長頸鹿):觸感柔軟且不含塑化劑與雙酚A(BPA)。
- 冰鎮固齒器(如Nuby品牌舒緩牙環):內含少量液體,可保持涼爽,能舒緩牙齦冒牙帶來的不適。
- 木質固齒器(如楓木固齒環):質地柔軟且不含化學物質,並具有天然抗菌效果。
- 矽膠固齒項鍊(如Chewbeads):外出時很方便,讓寶寶可以隨時咀嚼。
- 自製固齒用品:可將濕的毛巾折疊成小塊,冷凍數小時後,讓寶寶抓住未濕的部分使用,冰涼且堅固的觸感能有效緩解不適。
有些父母使用琥珀固齒項鍊來緩解長牙症狀,目前仍無明確證據支持其功效。在使用前最好先諮詢醫師。由於有勒頸風險,睡覺或小睡時應拿下項鍊。
磨牙症在年齡較大的孩子可能與壓力有關。如果你懷疑孩子因焦慮或憂慮引起磨牙,嘗試直接處理這些情緒問題,建立安撫的睡前儀式,可能有助於緩解夜間磨牙情形。
若你的寶寶持續磨牙到童年後期,或出現疼痛等併發症,應該向牙醫諮詢。牙醫可能建議使用專門為孩子量身定製的護牙套,以避免牙齒永久性損傷。
何時需要就醫?
當你對寶寶的健康狀況有任何疑慮時,都應與小兒科醫師聯繫。大多數磨牙情況輕微,不會產生長期影響,但仍需觀察寶寶牙齒的任何變化。
若寶寶因為磨牙或咬緊引起下顎疼痛、耳痛或其他疼痛而出現煩躁時,也應及早向醫師反映。
小結
嬰兒磨牙的聲音與畫面可能會讓父母感到不安,但請記得,這通常只是暫時性的狀況,多會自行消失。
若你仍然擔心寶寶的牙齒健康,建議安排牙科檢查。嬰兒在第一顆牙出現後,最遲應在滿1歲前接受第一次牙科檢查。定期追蹤,能有效保護孩子的牙齒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