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乳牙要不要自己拔?小心這些錯誤做法

你的孩子最近是否一直興奮地跟你分享自己乳牙鬆動的消息呢?

這很棒!通常來說,不需要特別找牙醫處理,因為乳牙(又稱乳齒)本來就會自然脫落,以讓出空間給永久的恆牙。兒童大約在六到七歲時會開始經歷換牙期,很多家庭甚至會將拔乳牙當成一種趣味活動。

然而,恆牙絕對不能隨意自己拔除。自行拔除成人的恆牙會影響口腔與牙齦的健康,並可能引發以下常見併發症:

  • 牙齦出血或發炎(牙齦炎)
  • 牙齦萎縮
  • 周圍牙齒齲蝕
  • 嚴重牙齦感染(急性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)
  • 面部凹陷
  • 顎骨流失

接下來,我們會仔細探討乳牙與成人拔牙的差異,以及如何妥善處理。


如何安全拔除乳牙

乳牙通常會自行脫落,不需特別處理。

事實上,過早拔除乳牙是不好的,因為乳牙能幫助恆牙正確生長,並協助面部骨骼(如顎骨)正常發育。

但若乳牙已經蛀牙或嚴重齲齒,就需盡早帶孩子看牙醫,避免細菌或牙菌斑擴散到周圍健康牙齒。實務上,乳牙臼齒(口腔後側的牙齒)因難以清潔且牙齒面積較大,最常被拔除。

以下是安全協助孩子拔除乳牙的方法:

  • 鼓勵孩子用舌頭輕輕搖動乳牙,直到自然脫落。
  • 避免孩子用手去碰乳牙,手部容易不小心施加過大力道,且髒手可能引入有害細菌。
  • 如果牙齒在適當時機脫落,通常只會輕微流血,不必太擔心。
  • 可以讓孩子咬住紗布止血。使用微濕的紗布比乾燥紗布更好,因為乾紗布可能黏附傷口,移除時會導致更多出血。

幾種有趣的乳牙拔除方法:

1.「繩子與門把法」

  • 將繩子一端綁在門把上。
  • 將另一端綁在孩子鬆動的乳牙上。
  • 輕輕關上門,牙齒通常就會脫落。

2.「狗狗零食法」

  • 將繩子一端綁在狗狗項圈上。
  • 將另一端綁在乳牙上。
  • 將零食丟出去,讓狗狗跑向零食,牙齒便會隨著狗狗移動而脫落。

3.「棒球擊飛法」

  • 將繩子一端綁在棒球或壘球上。
  • 另一端綁在乳牙上。
  • 將球往上拋輕輕擊打,牙齒隨球飛出即可。

成人自行拔牙的危險性

成人拔牙本身並不少見,但必須由牙醫以專業工具處理。

成人牙齒可能需拔除的常見原因包括:

  • 拔除智齒以防止疼痛、壓迫、蛀牙及牙齒擁擠。
  • 嚴重的齲蝕、蛀牙或牙齒感染。
  • 成人牙齒過於擁擠,僅靠牙套無法解決。

恆牙深深扎根於顎骨,被牙齦、神經及血管環繞。若自行拔除可能導致牙根殘留或永久性傷害,進一步造成蛀牙、感染甚至顏面凹陷。牙醫使用專業器械能有效穩定或保留牙齒,避免後續併發症。

絕對避免下列危險的「居家拔牙法」:

  • 用力咬蘋果可能導致牙齒下壓,造成牙齦、骨骼受傷甚至斷裂。
  • 用手指搖動牙齒會導致細菌感染,並破壞牙齒組織。
  • 使用牙線強行拔除牙齒,可能嚴重出血、劇痛甚至造成牙齒斷裂。

如何尋找低價的牙科服務?

許多牙科保險方案提供價格合理的拔牙服務。一般拔牙費用約在新台幣 2,500 至 25,000 元間。

如果沒有牙科保險或經濟上負擔較重,可嘗試以下幾種方法:

  • 訪問衛生福利部(HHS)網站,了解更多低價牙科保健及治療的資訊。
  • 到社區免費牙科診所,多數城市會提供免費的基礎牙科治療。
  • 前往急診室,如果你有一般醫療保險而非牙科保險,急診室可提供感染控制用抗生素或止痛藥。
  • 牙醫學院診所,牙科學生通常會在校內提供價格優惠的牙科治療。

如何預防牙齒健康問題?

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是避免長期口腔健康問題的最佳途徑。

  • 每天至少早晚使用含氟牙膏與漱口水刷牙。
  • 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及牙齦邊緣食物殘渣。
  • 喝含氟的水,降低蛀牙風險。
  • 每六個月定期到牙醫診所洗牙及做必要檢查。
  • 減少或避免攝取高糖食物與飲料,降低蛀牙風險。
  • 避免吸菸,防止牙周病及牙齒脫落。

結論

孩子的乳牙終究會脫落,通常從六、七歲開始,下排中央門牙會先掉落。家長陪伴孩子拔牙不僅能增加親子互動,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自主性與自信心。

但成人的牙齒(恆牙)則不應該自行拔除。一旦牙齒鬆動,應盡快就醫處理,避免後續嚴重的健康併發症與損害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