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阻止口腔中的壞細菌入侵大腦?

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,是阻止口腔內壞細菌進入大腦的重要方式之一。

類風濕性關節炎與肺炎,都是已知與牙周病相關的疾病。最新研究則指出,口腔內常見細菌所釋放的毒素也可能進入大腦,導致阿茲海默症(俗稱失智症)。

許多牙醫看到這消息可能會無奈地說:「早就告訴你一天刷牙兩次了!」以下說明口腔細菌如何影響大腦健康,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護。


口腔細菌101:你的嘴裡住著誰?

口腔內居住著超過60億個細菌,涵蓋約700種不同的菌種。其中有些能促進健康,有些則會誘發疾病。

嬌生公司全球口腔健康創新與微生物研究經理Tara Fourre表示:「口腔中約有15至20種細菌可歸類為『有害菌』,而這個數字還可能隨著研究深入而增加。」

這些細菌群體組成所謂的口腔微生物群(oral microbiome),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社群,同種及異種細菌之間會有密集的相互溝通。

當你感覺牙齒黏膩需要刷牙時,其實就是細菌存在的證據。口腔細菌不只存在於牙齒表面,也生存在口腔內頰、舌頭、上顎、扁桃腺及牙齦中。口腔環境濕潤、酸鹼值中性且溫暖,非常適合這些微生物生長。然而,即使如此舒適,這些細菌也不會永遠待在原地不動。

Fourre說:「大約有二十幾種口腔細菌與其他器官的疾病或健康狀況相關。」

這些細菌除了被吞入腸胃,也可能透過血液流動到全身各處。每當你咀嚼、刷牙或使用牙線時,細菌可能被擠入牙齦中微小的血管內。

牙醫Mark Burhenne解釋:「牙齒結構與骨頭相似,但牙齒特別之處在於,它們是唯一突破皮膚露出的骨骼結構。」

牙齒基部有一個「生物學寬度」(biological width)作為保護。Burhenne說:「這就像是一個保護墊圈,在健康的口腔環境下,能防止細菌入侵人體造成感染。」

然而,當你罹患慢性牙周病或其他口腔感染時,這道保護屏障可能會崩潰。

Burhenne表示:「口腔細菌突破防線進入血液後,可能隨著血流抵達全身器官,包括大腦。」


當口腔細菌入侵大腦

其中一個已知能夠對全身造成傷害的細菌是牙齦卟啉單胞菌(Porphyromonas gingivalis, Pg)。

研究負責人之一、路易斯維爾大學牙醫學院教授Jan Potempa表示:「Pg充滿驚奇,值得更多關注。它就像幫派頭目,能把好細菌轉化為壞細菌。」

根據細菌移動的目的地不同,Pg已被證實可能與肺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心臟病、肝炎以及食道癌有關。

研究人員也發現,Pg能穿越「血腦屏障」(保護大腦免受有害物質侵襲的緻密細胞網路),進入大腦後引起病理變化。

Potempa的研究團隊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發現了Pg細菌,更令人震驚的是,這些患者大腦中的牙齦卟啉單胞菌主要蛋白(gingipains)的含量遠高於同年齡但認知正常的人。

當研究團隊以Pg感染實驗鼠時,在鼠腦中也發現了相同的細菌基因片段,以及阿茲海默症典型的病理變化。

Potempa表示:「這項發現不僅證明Pg感染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相關,也明確指出gingipains蛋白是主要關鍵因素。」


對抗口腔細菌的「牙齦戰爭」

在此研究中,Potempa團隊也測試了一種名為COR388的實驗性藥物,它能中和gingipains蛋白,阻止細菌感染大腦。

Potempa說:「接受藥物的實驗動物不僅大腦中Pg DNA含量下降,也沒有出現阿茲海默症的典型病理現象。」

目前COR388正在進行阿茲海默症第一期臨床試驗,其他研究也在嘗試不同方式來消滅Pg,包括可能透過抗體阻止細菌擴散,甚至開發疫苗。

嬌生公司也在透過員工捐獻唾液,試圖在實驗室重建完整的口腔微生物群,以進一步瞭解這些「壞菌」如何作用。


如何保護自己?

Fourre表示:「細菌從一個器官移動到其他地方是自然現象,不可能完全避免,但透過良好的口腔衛生,可以大幅減少進入血液的細菌數量。」

Burhenne也提醒:「口腔有數十億細菌,保持細菌生態平衡,偏向健康端很重要。」

具體的建議包括:

1. 正確刷牙與使用牙線

每次刷牙需達兩分鐘,徹底清除牙齒上的細菌生物膜,避免壞菌集聚。

牙線則有助於移除食物殘渣,避免細菌滋生、引發牙齦發炎與感染。

2. 不要過度使用漱口水

Burhenne認為漱口水太過破壞口腔內的微生物平衡,不利於有益細菌的生長。

他說:「這就像濫用抗生素一樣,偶爾使用可以解決感染,但若天天使用,可能會削弱你的免疫系統。」

3. 多吃蔬果

一項退伍軍人研究發現,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,特別是蔬果,可以減緩牙周病的惡化速度。纖維可促進唾液分泌,協助清除食物殘渣及中和口腔酸性環境。

4. 餐後用清水漱口

與其使用漱口水,不如飯後先用清水漱口,30到45分鐘後再刷牙,能緩衝細菌積聚。

5. 有慢性疾病者須特別注意

Burhenne提醒:「免疫系統較弱的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口腔問題,別將口腔問題與其他疾病完全切割,身體的各個系統彼此息息相關。」
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