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潰瘍反覆發作?這些意想不到的原因可能就在你身邊!

口腔潰瘍(Canker Sores),又稱為口瘡或阿弗他潰瘍(Aphthous Ulcers),是一種發生在口腔內的小潰瘍,通常呈現白色或黃色,邊緣泛紅,可出現在口腔內側、嘴唇內側、牙齦或舌頭。這類潰瘍可能會引發刺痛、灼熱及疼痛感。口腔潰瘍不同於唇皰疹(冷瘡),唇皰疹一般發生在嘴唇外側表面。

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口腔潰瘍,但最常發生在10至20歲之間,女性發生率為男性的兩倍,大約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經常罹患。潰瘍一般需1至3週癒合,較大的潰瘍則可能更久。

通常口腔潰瘍會自行癒合,但仍有一些方法可協助預防和治療口腔潰瘍。本文將探討你經常反覆出現口腔潰瘍的原因及應對方法。

外傷

任何可能傷害口腔黏膜的事物都可能引發口腔潰瘍,例如:

  • 不小心咬到臉頰或舌頭
  • 牙套、假牙或其他牙科裝置摩擦
  • 使用太硬的牙刷或刷牙用力過猛
  • 過熱的食物或飲料

營養缺乏

某些維生素或礦物質缺乏也可能提高反覆出現口腔潰瘍的機率,例如:

  • 維生素B12缺乏
  • :強化免疫力,有助傷口癒合
  • 葉酸(維生素B9):對細胞分裂至關重要
  • 鐵質:支持成長、發育與健康的血液

口腔衛生

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有助於保持口腔健康。每天至少刷牙與使用牙線兩次,定期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與洗牙。保持均衡飲食、少吃含糖食物與飲料,不抽菸、不使用菸草製品。

荷爾蒙變化

月經週期與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會影響口腔健康。每個人的症狀不同,但你可能會注意到自己的口腔潰瘍與月經週期有一定關聯。

壓力

心理與情緒壓力或焦慮可能導致口腔潰瘍反覆發作。潰瘍的疼痛可能加劇壓力,形成惡性循環。

自體免疫疾病與其他疾病

口腔症狀有時可能是某些自體免疫疾病的最早跡象,這些疾病會導致免疫系統誤攻擊身體自身組織。

免疫力低下

免疫力低下會增加感染與疾病的風險,包括口腔潰瘍。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因素有飲酒、吸菸、睡眠不足、營養不良與壓力。器官移植後使用的藥物也可能降低免疫力。

愛滋病毒(HIV/AIDS)

HIV/AIDS患者免疫力低下,容易出現口腔潰瘍,也可能出現口乾、牙周病與唇皰疹。

紅斑性狼瘡(Lupus)

紅斑性狼瘡可能導致口腔潰瘍與口乾症,約有40%狼瘡患者會因治療藥物而出現口腔病變。

貝賽特氏症(Behcet’s Disease)

貝賽特氏症是一種罕見的全身性炎症疾病,疼痛的口腔潰瘍通常是首發症狀,伴隨眼睛發炎、皮膚病變及反覆生殖器潰瘍。

發炎性腸病(IBD)

包括克隆氏症(Crohn’s disease)與潰瘍性結腸炎(ulcerative colitis),約有5%至50%的患者會因病症或用藥而出現口腔潰瘍。

乳糜瀉(Celiac Disease)

乳糜瀉患者可能因對麩質的免疫反應而出現反覆口腔潰瘍及口乾症。

如何治療口腔潰瘍

口腔潰瘍不具傳染性,通常在一至兩週內自癒。你可採取下列方式緩解症狀:

維持良好口腔衛生

  • 飯後使用柔軟牙刷刷牙、牙線清潔牙齒
  • 牙套尖銳處使用正畸蠟
  • 鹽水漱口
  • 使用不含十二烷基硫酸鈉(SLS)的牙膏

避免刺激性食物與飲料

避免辛辣、酸性或刺激性食物,可透過飲食日記找出誘發口瘡的食物。

管理壓力

採取壓力舒緩技巧如冥想、深呼吸、瑜珈、日記,並確保充足睡眠。

非處方局部藥物

Orajel或Anbesol等口腔潰瘍藥膏可暫時緩解疼痛。也可用過氧化氫與水混合液塗抹於潰瘍處。

漱口水

避免含酒精漱口水,可使用較溫和產品或處方的洗必泰(chlorhexidine)抗菌漱口水。

口服藥物

使用布洛芬、乙醯胺酚止痛藥或口服類固醇。

營養補充劑

若營養缺乏,透過飲食或補充劑改善有助於預防復發。

潰瘍燒灼術

一般情況下不需燒灼,但嚴重潰瘍可能需要燒灼減輕疼痛。

潛在健康問題

若口腔潰瘍源自潛在疾病,治療該疾病有助減少潰瘍復發。

何時該就醫

若潰瘍持續超過兩週、非常疼痛、伴隨其他症狀(發燒、腹瀉、皮疹、頭痛)或經常復發,請聯絡醫師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