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橋是什麼?一次搞懂優缺點與費用比較

若您有牙齒缺失的狀況,牙醫可能會建議您使用「牙橋」來填補牙齒間的空隙。
牙橋(Dental Bridge)是一種假牙(稱為贋牙或人工牙冠,Pontic),透過缺牙空隙兩側的牙齒來固定。

贋牙材質多樣,常見材料包括金屬與瓷器,但為了達到最佳美觀效果,通常使用與自然牙齒顏色相近的瓷器。
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牙橋的種類、費用及其用途。


牙橋的類型

牙橋主要分成四大類型:

  • 傳統牙橋(Traditional)
  • 懸臂式牙橋(Cantilever)
  • 馬里蘭牙橋(Maryland)
  • 植體支撐牙橋(Implant-supported)

傳統牙橋(Traditional Dental Bridge)

傳統牙橋最為常見,由假牙與牙冠組成,兩側自然牙(支台齒,Abutment Teeth)需經研磨後套上牙冠,以將假牙牢固固定在中間的缺牙處。
此類型適用於缺牙兩側均有健康的自然牙作為支撐時。

懸臂式牙橋(Cantilever Dental Bridge)

懸臂式牙橋與傳統牙橋相似,但差異在於僅單側自然牙用作支撐。
這意味著只需缺牙空隙一側有健康牙齒即可使用此類型牙橋。

馬里蘭牙橋(Maryland Dental Bridge)

馬里蘭牙橋同樣需要缺牙處兩側均有自然牙作支撐,但與傳統牙橋不同,它不使用牙冠,而是透過金屬或瓷質的「翅膀狀結構」(wings),黏合固定在鄰近牙齒背側,以支撐中間的假牙。

植體支撐牙橋(Implant-supported Dental Bridge)

植體支撐牙橋不靠天然牙,而是透過人工牙根(植體,Dental Implant)固定橋體。
每顆缺牙通常會有一個植體,若無法每顆牙齒均植入植體,則可能利用兩顆植體間懸掛假牙。
此方法最穩固,通常需分兩階段進行手術:

  1. 第一階段手術植入植體至顎骨。
  2. 第二階段手術固定牙橋。

整個過程可能耗時數個月才能完成。


牙橋的費用

牙橋費用受多種因素影響,包括:

  • 填補缺牙的顆數
  • 材料種類,如複合樹脂、氧化鋯、樹脂包覆金屬合金等
  • 治療的複雜程度
  • 是否有其他牙科疾病需額外治療(如牙周病)
  • 所處地區的物價水準

不同類型牙橋的費用範圍:

  • 傳統或懸臂式牙橋:
    一顆假牙搭配兩側牙冠約需新台幣 6 萬~15 萬元(約美金 2,000~5,000 元)。
  • 馬里蘭牙橋:
    一顆假牙搭配金屬或瓷質翅膀結構約需新台幣 4.5 萬~7.5 萬元(約美金 1,500~2,500 元)。
  • 植體支撐牙橋:
    兩個植體支撐約 3 至 4 顆假牙的橋體,約需新台幣 15 萬~45 萬元(約美金 5,000~15,000 元)。

牙橋與牙科植體(Dental Implant)的比較

許多牙科保險均涵蓋牙橋費用,目前越來越多的保險也納入了植體治療。

一般牙橋的使用壽命約為 5~15 年(視乎使用者保養情形),而牙科植體則被視為永久性的解決方案。

但無論牙橋或植體,皆需注意口腔清潔,以延長使用壽命。


我為什麼需要牙橋?

缺牙不僅影響外觀,也會對口腔功能造成多方面影響,使用牙橋可達到以下目的:

  • 恢復笑容美觀
  • 恢復正常咀嚼能力
  • 改善發音與口語表達
  • 維持臉部外觀與輪廓
  • 調整咬合,正確分散咀嚼力量
  • 防止鄰近牙齒位移、傾斜或錯位

展望與建議

若您有缺牙的情況,應與牙醫討論各種可能的治療方案。

牙橋具有諸多優點,但在決定前也應全面考量自身需求與經濟狀況,慎重評估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