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牙、牙橋、假牙哪個好?缺牙治療選擇大公開

牙周病、蛀牙、受傷或遺傳因素,都可能導致牙齒脫落。

不論導致缺牙的原因為何,如果你想要補回缺失的牙齒,或改善口腔的整體外觀,目前都有多種療法可供選擇。

本文將深入探討三種常見的牙齒替代方式,並列出各種方法的優缺點與費用資訊。

1. 人工植牙(Dental implants)

人工植牙適用於需要補單顆牙,或口腔內不同位置缺失多顆牙齒的情況。

植牙治療是在上顎或下顎骨內外科植入鈦金屬植體,然後再裝上人工牙冠,使牙齒牢固地固定在口腔內。

簡單來說,人工植牙提供了一個永久性的基礎,供人工牙冠穩定附著。

單顆人工植牙的費用會因多種因素而異,一般來說,每顆植牙的費用約在新台幣9萬至18萬之間。

人工植牙的優點

  • 最大優點是外觀自然,幾乎與真牙無異,且使用壽命可長達數十年。
  • 植牙不需要磨損鄰近健康牙齒(不像牙橋),因此不會影響其他牙齒的完整性。

人工植牙的缺點

  • 需透過手術治療,因此患者的身體健康狀況必須良好,才能進行手術與術後恢復。
  • 植牙傷口的癒合過程可能需要數個月,牙醫須等植體完全癒合後,才能裝上牙冠。
  • 相較於其他補牙方式,植牙費用較高。部分保險可能會給付,但仍可能需要負擔自付額與共同支付費用。

2. 固定式牙橋(Fixed dental bridge)

如果不考慮植牙,也可以評估固定式牙橋是否適合自己。牙橋較適合同一區域內缺一顆或多顆牙齒的患者。

固定式牙橋的運作原理是利用人工牙冠填補缺牙的空隙,兩側的人工牙冠連接相鄰牙齒,透過牙科黏著劑固定於口內。

牙橋的費用會因使用的材質及地區而有所不同,單座牙橋的價格大約在新台幣9萬至15萬之間,有些保險會部分給付。

牙橋的優點

  • 牙橋觸感與外觀和真牙相似,也能改善相鄰牙齒的外觀。
  • 通常比植牙便宜。

牙橋的缺點

  • 牙橋底部區域難以徹底清潔。
  • 安裝牙橋時須磨損相鄰的健康牙齒;若牙橋安裝不當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鄰近牙齒受損。
  • 牙菌斑與細菌可能會滲透到牙橋下方,引起蛀牙或感染。

3. 活動式局部假牙(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s)

如果必須更換所有牙齒,牙醫通常會建議使用全口活動假牙。但若僅需替換部分牙齒,可考慮活動式局部假牙。

這種裝置包含數顆假牙,固定於外觀自然的粉紅色基座上。活動假牙通常利用口內剩餘的健康牙齒支撐,有些還具有金屬鉤固定於真牙上。

假牙基座顏色設計接近牙齦,假牙本身的顏色則仿照天然牙齒。適用於口腔內同一區域缺失多顆牙的情況。

活動式局部假牙可能受到保險給付,但價格仍會因地點而異,約在新台幣4萬5千至9萬之間。

局部假牙的優點

  • 外觀與觸感皆自然。
  • 費用較便宜,也更容易修復或更換。

局部假牙的缺點

  • 有些患者初期可能感到不適,需要時間適應佩戴。
  • 假牙須每天取下清潔,睡前也要摘除,頻繁的取戴容易導致假牙損壞。

缺牙可能造成的影響

某些情況下,缺牙的影響可能不明顯。例如缺失的牙齒位於口腔後方或側面,外觀上可能不易察覺。

然而,牙齒彼此之間是互相配合工作的,因此缺失一顆或多顆牙齒,可能會影響發音、進食,甚至隨時間而造成更多問題。

若因缺牙而咀嚼食物困難或不適,可能導致只用單側咀嚼,或必須更緩慢地進食,進而影響顎骨和臉部肌肉的健康。

缺牙甚至會改變臉型,讓口腔結構逐漸位移。此外,咬合可能會因缺牙而發生變化,剩餘牙齒可能移動或傾斜,進而產生其他問題,如牙齒敏感、磨牙和咀嚼困難等。

結語

無論你是因蛀牙、牙周病或意外受傷而導致缺牙,都應與牙醫討論合適的補牙方式。

療程費用會因選擇的方式、需要補充的牙齒數量及所在區域而有所不同。

部分醫療保險可能會給付部分或全部費用,若沒有保險給付,有些牙科診所也會提供分期付款或其他付款方案。

上述三種治療選項皆有效,多數情況下,只要注意口腔清潔與日常保養,人工植牙、牙橋或局部假牙都能使用多年,甚至數十年之久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