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潛伏性自體免疫糖尿病(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, LADA),又被稱為「1.5 型糖尿病」,是一種不可逆的自體免疫疾病,會影響胰島素的功能。雖然與通常在兒童期就被診斷的第一型糖尿病相似,但 LADA 發生在成年後(通常在 30 歲以後),早期常因症狀與第二型糖尿病相似而被誤診。研究指出,LADA 可能佔所有糖尿病病例的約 10%。
由於 LADA 的診斷和分類上存在一些爭議,有些專家認為它是第一型糖尿病的亞型(因此稱為 1.5 型糖尿病),也有人不將其視為獨立疾病,而認為它是糖尿病的一個連續光譜。
症狀
LADA 在初期常被誤判為第二型糖尿病,因為它和第二型糖尿病一樣,症狀往往在好幾個月內慢慢出現。常見症狀包含:
- 口渴增加(即使喝足水分仍感口乾)
- 口乾舌燥
- 頻尿
- 極度疲憊
- 極度飢餓感
- 視線模糊
- 神經刺痛
相較於第一型糖尿病常在兒童或青少年階段突然且快速地發作,LADA 的進展相對緩慢,某些程度上像是較慢速的第一型糖尿病。在下表中可以看到三種類型糖尿病的一些症狀比較:
症狀 | 第一型糖尿病 | 第二型糖尿病 | LADA(成年人潛在性自體免疫糖尿病) |
---|---|---|---|
口渴增加 | 有 | 有 | 有 |
頻尿 | 有 | 有 | 有 |
無故體重減輕 | 有 | 無 | 有 |
視線模糊 | 有 | 有 | 有 |
神經刺痛 | 無 | 有 | 有 |
極度飢餓感 | 有 | 有 | 有 |
疲憊/無力 | 有 | 有 | 有 |
皮膚暗沉斑塊 | 無 | 有 | 無 |
需要注意的是,LADA 與第二型糖尿病不同,並不傾向和超重或肥胖有關。大多數 LADA 患者體重指數(BMI)在 25 以下,腰臀比亦較低。
可能併發症
若未能及時正確診斷或治療,LADA 可能導致「酮酸中毒」的風險。因為當身體缺乏可利用的葡萄糖時,會分解脂肪產生酮體,使血液變得過度酸性,嚴重時需要立即注射胰島素。
其他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也適用於 LADA,例如:
-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
- 糖尿病神經病變
- 糖尿病腎臟病變
- 心血管併發症(如中風、急性冠狀動脈事件)
可能原因
和第一型糖尿病類似,LADA 也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:身體的免疫系統把負責產生胰島素的 β 細胞視為外來物質並加以攻擊,最後導致胰島素產生不足。另一方面,部分 LADA 患者也可能出現類似第二型糖尿病的「胰島素阻抗」問題。
至於為何有人會在成人期後才出現自體免疫性糖尿病,醫界仍未完全釐清。不過,以下風險因子可能扮演一定角色:
- 家族中存在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史
- 帶有易導致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的遺傳基因
- 甲狀腺疾病常與 LADA 併存,目前尚不清楚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
診斷方式
由於並非所有醫師都將 LADA 視為獨立的糖尿病類型,有些人可能會被先診斷為第二型糖尿病。然而,一旦懷疑是 LADA,可藉由下列血液檢查評估:
- 空腹血漿血糖檢查:測量禁食數小時後血糖濃度。
- 口服葡萄糖耐量測試:空腹 8 小時後先測血糖,再飲用特定含糖飲品,之後定期抽血檢測血糖。
- 隨機血糖檢測:在未禁食的情況下抽血檢測血糖。
- 糖化血色素(A1C)檢查:檢測過去 2~3 個月的平均血糖控制情況。部分研究指出,有些 LADA 患者血糖控制狀況較差,A1C 值可能比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更高。
- C-胜肽檢驗(C-peptide):C-胜肽和胰島素同時在胰臟產生,因此可用於衡量胰島素分泌量。LADA 患者通常出現正常偏低或偏低的 C-胜肽濃度。
- 自身抗體檢測:若檢測到針對特定抗原的自身抗體(例如 GAD65 抗體、胰島細胞抗體 ICA、IA-2 抗體、胰島素自身抗體 IAA 等),可顯示體內可能有自體免疫反應。LADA 患者常呈現至少一種陽性。
目前有一份臨床建議指出,若符合以下三項條件,即可支持 LADA 的診斷:
- 年齡大於 30 歲
- 至少有一種相關抗體陽性
- 診斷後最初 6 個月內不需使用胰島素
治療與管理
LADA 與第一型糖尿病一樣,都屬於不可逆的疾病,需要長期治療。
在疾病初期,部分患者可藉由類似第二型糖尿病的生活方式調整(如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、維持規律運動)來穩定血糖;同時也可能使用口服藥物輔助。然而,隨著胰島 β 細胞功能漸漸衰退,單靠生活方式或口服藥物往往不足以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,最終通常需在確診後五年內開始使用胰島素。
口服降糖藥物
某些口服藥對 LADA 可能有幫助,例如:
- DPP-4 抑制劑(如 Sitagliptin)
- GLP-1 受體促效劑(如 Semaglutide、Dulaglutide、Exenatide)
- TZD 類藥物(Thiazolidinediones)
Metformin(屬於雙胍類),雖是第二型糖尿病第一線用藥,但在 LADA 的使用上須謹慎,因為存在乳酸性酸中毒的風險。
至於 磺脲類(Sulfonylureas) 則不建議使用,這類藥物會加重 β 細胞的負擔,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的耗竭。